利润表格式,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二者分别有哪些常用的格式?两张报表具体反映什么内容?(出自第九单元)

作者:admin 2024-03-19 浏览:121
导读: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格式。理论根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排...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格式。理论根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排在前面,流动性小的资产排在后面。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损益表怎么做

利润表格式,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二者分别有哪些常用的格式?两张报表具体反映什么内容?(出自第九单元)

(一)一般企业利润表的列报格式
1.多步式的利润表列报格式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多步式列报利润表,将不同性质的收入和费用类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数据,便于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同来源。企业可以分如下三个步骤编制利润表: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2.列示利润表的比较信息
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提供比较利润表,以使报表使用者通过比较不同期间利润的实现情况,判断企业经营成果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利润表还就各项目再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分别填列。利润表的具体格式参见(((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
(二)一般企业利润表的列报方法
1.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表中的栏目分为“本期金额”栏和“上期金额”栏。“本期金额”栏根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项目根据本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本表中的“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说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该期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期不相一致,应对上年该期利润表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期金额”栏。
2.利润表可以生成的经济指标、
利用本表本期和上期净利润可以计算生成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增长情况和长期的盈利能力趋势;利用净利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可以计算生成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情况。
利用本表数据与其他报表或有关资料,可以生成反映企业投资回报等有关情况的指标。比如,利用净利润和净资产可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利用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可以计算出市盈率等。
3.关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指标
上述两个指标是向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反映上市公司(公众公司)每一股普通股所创造的收益水平。对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股民)而言,是反映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投资决策最直观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鉴于此,将这两项指标作为利润表的表内项目列示,同时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计算过程,以供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这两项指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规定计算填列。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762063026)。
本文地址:https://office-vip.com/post/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