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教育
1.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 )。
A.观察力
B.注意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2.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近发展区
D.转折期
3.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基本相同,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这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4.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和( )。
A.交往环境
B.文化心理环境
C.语言环境
D.生活活动环境
5.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 )。
A.形容词
B.动词
C.名词
D.代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思维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答案】C。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答案】D。
4.【答案】D。
【解析】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学习活动环境等。
5.【答案】C。
【解析】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名词。
1.发现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罗杰斯 D.罗森塔尔
2.( )的特点是:信息保存是形象的,保存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3.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学校教育
4.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 )。
A.时间的广延性 B.创造性 C.隐含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A项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B项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C项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D项罗森塔尔提出教师期望效应,发现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因此,选D项。
2.【答案】A
【解析】感觉记忆的编码方式是物理特性和形象编码,保存时间非常短,但是容量非常大。
3.【答案】B
【解析】遗传起的是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环境起的是现实作用,为人的发展由可能性转化为多种可能;主观能动性起的是决定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学校教育(教育)起的是主导作用。由题干中可知,题中强调的是起现实作用的环境,它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资源。所以选B。
4.【答案】C
【解析】顺序性: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由此选C。
5.【答案】C
【解析】教师劳动的隐含性(间接性):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劳动的价值,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及时显露出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762063026)。
本文地址:https://office-vip.com/post/24501.html